阿胶网 养生禁忌 面色萎黄、胀闷、崩漏,是气滞血瘀还是气不摄血?已分别说明

面色萎黄、胀闷、崩漏,是气滞血瘀还是气不摄血?已分别说明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动力的源泉。如果我们把气当成是一辆飞奔的汽车,那么血就是汽车奔跑时所提供的的燃料。气虚,人就会经常感到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而血虚,人就经常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异常干燥、面色萎黄。

面色萎黄、胀闷、崩漏,是气滞血瘀还是气不摄血?已分别说明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气滞血瘀和气不摄血分别都有哪些症状,因该如何辨症!

气滞血瘀

我们身体当中的气是不断运动的,气升气降、气出气入,血液的流动、能量的转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泄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依赖气的运动。可是,如果有一天,气的运动在我们身体当中的某个地方突然停滞下来,那么紧接着,血液的流动也是会随之停滞了下来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证,由于气滞不行以致血运障碍,而出现既有气滞又有血瘀的征候。多由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导致肝气久郁不解,而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气行不畅,无法行血,则血停而瘀生。

面色萎黄、胀闷、崩漏,是气滞血瘀还是气不摄血?已分别说明

《寿世保元》中有云:“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血证论》亦谓:“气结则血凝。”气滞、血瘀互为因果,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又加重气滞。

临床表现:临床以身体局部胀闷走窜疼痛,甚或刺痛,疼痛固定、拒按;或有肿块坚硬,局部青紫肿胀;或有情志抑郁,性急易怒;或有面色紫暗,皮肤青筋暴露;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或夹血块,或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等

辨证要点:气机郁滞日久,血行瘀阻不畅,是气滞及血瘀证的表现。本证以情志不舒,同时伴有胸胁胀满疼痛、刺痛,女子月经不调为诊断要点。

面色萎黄、胀闷、崩漏,是气滞血瘀还是气不摄血?已分别说明

证候分析: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会肝气郁滞,致使疏泄失职,从而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疼痛,乳房胀痛;气为血帅,肝郁气滞,日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故渐成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肝主藏血,为妇女经血之源,肝血瘀滞,瘀血停滞,积于血海,阻碍经血下行,经血不畅则致经闭、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均为瘀血内停之症。

气不摄血

气是血的统帅,气充足了,血才能被气所调动,而一旦气的统帅力不足,那么血就会擅自做主,溢出脉外来,而这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吐血、便血、崩漏、皮下瘀斑等情况。

面色萎黄、胀闷、崩漏,是气滞血瘀还是气不摄血?已分别说明

气不摄血又称气虚失血证,是指因气虚而不能统血,气虚与失血并见的证候。多因久病气虚,失其摄血之功所致

临床表现:吐血、便血、崩漏、皮下瘀斑、鼻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舌淡,脉弱。

辨证要点指气虚摄血无力,导致血溢脉外所产生的证候,以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皮下青紫色斑块等各种慢性出血,并见面色淡白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慌心悸,食少,舌淡白,脉弱等为辨证依据。

面色萎黄、胀闷、崩漏,是气滞血瘀还是气不摄血?已分别说明

证候分析:

气为血之帅,统摄血液运行。气虚则统血无权,血不归经而外溢,故见气虚及各种出血表现。气不摄血证,以出血和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血液能循行脉内而不溢于脉外,全赖气的统摄作用,如气虚统摄无权,血即离经而外溢,溢于胃肠,便为吐血、便血;溢于肌肤,则见皮下瘀斑;脾虚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渐成月经过多或崩漏;气虚则气短,倦怠乏力;血虚则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皆为气血不足之征。

总结:以上内容均为古籍资料及临床中所总结的气滞血瘀、气不摄血表现和辨证要点,请读者朋友们切勿对号入座,以免徒增烦劳,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健康的一大体现,如若对此文中的症状有任何疑问,都可在下方提出,我将竭尽所能为您答疑解惑!

部分图片内容出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jiao.org/58413.html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090-9135

邮箱: ejiaobaike@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