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网 阿胶口碑 从源头认识阿胶

从源头认识阿胶

《神农本草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从源头认识阿胶

(一)原文阐释

1.主心腹,内崩。心腹指部位而言,概指胸腹。《本经》中柴胡也主心腹。内崩可以理解为内脏出血,所以阿胶具有止血功效。

2.劳极,洒洒如疟状。劳极指虚劳病证,“洒洒如疟状”如疟疾一样,指又怕冷又怕热的一种感觉,可以联系《金匮要略》薯蓣丸治疗“虚劳诸不足”,方中就有阿胶。

3.腰腹痛,四肢酸疼。不荣则痛,正如《神农本草经读》云:“脾为后天生血之本,脾虚则阴血内枯,腰腹空痛,四肢酸疼,阿胶养血补脾阴,故能治之。”

4. 女子下血安胎。阿胶补血止血,可以治疗崩漏、经期出血量大,并有安胎之功。正如《本草发挥》云:“阴不足者以甘补之,阿胶之甘以补血。”《得配本草》云:“阿胶固胎漏,止诸血。”此外,桑寄生、黄芩也有安胎功效。

(二)张仲景对阿胶的运用

《伤寒论》中含“阿胶”的方剂有4方,《金匮要略》中含“阿胶”的方剂有9方,去掉重复的方剂,共11方。见下表。

张仲景使用阿胶方剂

从源头认识阿胶

1. 出血病证。黄土汤温阳健脾摄血来治疗便血远血,“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芎归胶艾汤可治疗女子崩漏,“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温经汤治疗妇人月经量多,崩漏,正如温经汤方后注“亦主妇人……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这些与阿胶止血功效密不可分。

2. 虚劳。薯蓣丸为代表, 治疗“ 虚劳诸不足, 风气百疾”。

3. 下痢虚极。“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可与《本经》中“劳极”相参。产后下利虚极,气血亏虚,方中阿胶养阴止血。

4. 不得卧。“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方中阿胶重在滋养肾阴。

5. 阴虚小便不利。“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岳美中教授常用猪苓汤来治疗泌尿系感染、慢性肾盂肾炎,疗效明显。

(三)目前中药学对阿胶的认识

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

1. 止血。目前普遍将阿胶当作补血药物来使用,但在古人用方时,养血补血类药方中少有阿胶,而在治疗出血性病证方药中却经常可见阿胶,所以我们应该重视阿胶在尿血、便血、崩漏下血等病证中的具体应用。正如《景岳全书》云:“阿胶止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肠风下痢,及妇人崩中带浊血淋,经脉不调。”

2. 补血滋阴。阿胶补血滋阴可与其他养血补血类药物同用,如熟地黄、白芍、当归等。正如《本草思辨录》云:“阿胶为补血圣药,不论何经,悉其所任。”

3. 润肺。清燥救肺汤中用阿胶,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阿胶起养阴润燥的功效。另有补肺阿胶散养阴润肺,止咳止血。

(四)使用阿胶的注意事项

阿胶需烊化兑服。关于阿胶的来源问题,文献记载,在唐代以前均以牛皮为主,在宋代以后才逐渐以驴皮为主。阿胶过于滋腻,在临床应用时,如患者脾胃虚弱,则应与砂仁、陈皮等和胃理气药物同用。

(五)典型医案

刘奉五医案:李某,女,30岁。初诊日期:1972年1月22日。主诉:妊娠48天,近3 来腰腹疼痛,阴道流血。

现病史:患者妊娠48天,近3天来,腰腹痛,阴道有血性分泌物,妊娠免疫试验阳性。舌象:舌质红。脉象:细滑。西医诊断:先兆流产。中医辨证:脾虚血热证。治法:健脾清热,凉血安胎。方药:生山药八钱,石莲三钱,黄芩三钱,马尾连三钱,椿根白皮三钱,侧柏炭三钱,阿胶块五钱(烊化)。治疗经过:1月26日,服上方3剂后,阴道血性分泌物已止,腰腹痛缓解,继服上方3剂巩固疗效。

按:先兆流产,中医称为“胎漏”或“胎动不安”。刘老认为胎漏多因肾气不足或脾虚胃弱,以致胎元不固,或因素体阳盛热迫血行所致。脾气虚弱,血热伤胎者,多见身热,喜冷饮,食少,尿黄便干,少腹坠胀,腰酸痛,阴道出血色鲜红,舌质红,脉弦滑稍数。治以健脾清热,凉血安胎,常用经验方清热安胎饮进行治疗。出血量多者,加贯众炭、棕榈炭、生地黄、旱莲草。脾肾两虚,胎系不固者,则见食纳少,腰酸痛,小腹坠胀,阴道断续出血,色淡红,舌质淡,苔白,脉滑无力或沉弱。治以健脾益肾,养血安胎,方用寿胎丸(菟丝子、川续断、桑寄生、阿胶),加山药、石莲。出血量多时加椿根白皮、棕榈炭;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少腹下坠者加升麻炭。阴虚血热者,多见胎动不安或有小腹疼痛,有时头晕,舌质偏红,脉细滑,治以养阴柔肝,清热安胎,方用芩连芍药甘草汤加减。本案属脾虚血热,方用清热安胎饮。

本文节选自《神农本草经讲堂实录》。

内容简介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临床的必读经典之书,正如本草专家祝之友教授指出:“要学习好中医中药,必须要读经典。要读《黄帝内经》,读《伤寒杂病论》,读《神农本草经》,不仅要读,而且要精读。”本书基于《本经》中45味临床常用药物,重点结合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并联系后世医家、名老中医经验,解读中药内涵,讲解其临床应用,理论联系实践,旨在提高中医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培医师对于《本经》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强化其中医临床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每味中药讲解内容大致分五个方面:第一,《本经》原文的解读;第二,张仲景对其运用;第三,现代临床应用,包括目前《中药学》的认识,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第四,名老中医运用该中药的经验;第五,典型医案。

本书特色在于以讲稿的形式,将《本经》与《伤寒论》《金匮要略》、后世医家经验结合在一起讲解,理论联系临床,读完本书后,以期可以学以致用,拓宽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疗效。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有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斧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深表感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jiao.org/47268.html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090-9135

邮箱: ejiaobaike@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