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网 阿胶做法 阿胶,可做名贵小食,又是美颜佳品

阿胶,可做名贵小食,又是美颜佳品

阿胶在中药中的地位崇高,历来被誉为中药中的“三宝”之一,与人参、鹿茸齐名。阿胶药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被列为上品。在历经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阿胶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喜爱,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其喜爱有加。其中,李世民、武则天、慈禧等皆应用阿胶获益而使阿胶声名日隆,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曾国藩更是将阿胶作为敬孝老人的佳品,其在家书中写道,“父母大人金福万安……阿胶两斤,高丽参半斤……”,托人带回湖南老家,以略尽人子之孝(《曾国藩家书》)。目前阿胶的应用更是广泛。无论是补虚疗疾还是养生保健,抑或是美容润肤,男女老少皆喜爱之。对其应用已达供不应求的地步,从其近几年的价格飞涨就可以佐证之。

01

阿胶之名

1.阿胶  阿胶之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可见,阿胶之名与产地有关。自古以来就认为山东东阿产的阿胶最为正宗。

2.驴皮胶  表明阿胶主要来源于驴皮所熬成的胶。

3.盆覆胶  与胶的种类有关。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明确指出:“胶有三种:清而薄者画家用;清而浓者名盆覆胶,入药用;浊而黑者不入药,但可胶物尔。”可见,盆覆胶之名实际上是对阿胶来源、品质的界定。说明盆覆胶是阿胶中来源、质量较好的,主要作为药用。

此外,阿胶还有傅致胶等别名。

02

阿胶之来源目前普遍认为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去毛之皮经熬制而成的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但从历史上和现实中来看,阿胶并不仅仅来源于驴皮。实际上,阿胶最早的药源是牛皮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认同牛皮、猪皮、马皮、驼皮、驴皮甚至是旧皮、鞋、履等物为阿胶的原料,但明确以牛皮、驴皮为原料的质量好,在《本草纲目》中将牛皮为原料制作的胶另名为黄明胶。从此以后,驴皮成为质量上乘阿胶的正宗药源。其中,以产于山东东阿的驴皮熬制成的阿胶为最,东阿阿胶历来名冠天下,直至今日。“东阿阿胶”几成阿胶的代名词。

03

阿胶之食用

阿胶主要来源于驴皮。驴肉是十分有营养的食品,素有“上有龙肉,下有驴肉”之说,可见其名贵。而驴皮不但是名贵的药材阿胶的主要来源,同样也具有非常好的食用价值,而且应用形式也较为多样,特别是一些名贵零食小吃中常有阿胶,如阿胶与红枣组合而成的阿胶枣就风靡大江南北。此外,民间在冬季常用阿胶与芝麻、核桃仁做成芝麻核桃阿胶糕,作为零食小吃对人体具有补益作用,十分受欢迎。

04

阿胶之药用阿胶作为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历来认为阿胶性平味甘,归于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能,可用于一切血虚、出血以及阴虚病证。在以下应用方面,阿胶的功用更为突出。


1.美容养颜、润肤泽发  美容并不局限于面容的娇美上,皮肤、毛发、形体等都是美容的范畴。不论是面色的红润,还是肌肤毛发的润泽,亦或是精神状态的饱满,都有赖于血液的滋养。面部的血管丰富而表浅,如果血液充足,运行顺畅,自然面色红润,相反则会面色萎黄甚至苍白,谓之“贫血面容”。同样,毛发是否茂密、柔软、润泽与血的滋养关系最为密切,中医有“发为血之余”之说。如血虚,毛发缺少滋养,自然会出现头发稀疏、白发、枯发的现象。所以,对于毛发疾患补血是必须的。肌肤是否有弹性,润滑更是取决于能否得到足够的阴液、血液的滋养。因此,无论是面容、面色,还是毛发、肌肤,如血虚阴亏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只有养阴补血才可能改善。阿胶自古以来就是美容的要药与专药,而且在现代越来越引起重视,原因就在于其性质平和,既滋补又滋润,滋阴补血作用强大而持久。

2.调经保胎  中医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之说,实则是说女子的生理特性(经、带、胎、产)与肝和血的关系最为密切。阿胶主入血分,归于肝经,善治血证,既补血又止血,所以非常适合女性使用。利用其补血之效,可以治疗血虚所导致的月经不调、胎动不安以及产后失血等证;用其止血之效,则能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类似于功能性子宫出血)、胎漏下血(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等。

3.补血安神  失眠的原因从中医角度来看属于“阳不入阴”,而造成阳不入阴的原因主要与心肾关系最密切。无论是肾阴不足还是心血亏虚,都会导致阳不入阴、心神失养而引起失眠。对此,在治疗上必须滋肾阴、补心血、安心神。阿胶虽不归心经,但其通过滋补肾阴而交通心肾,滋补阴血而安神。同时,正因其入肾滋阴,故亦可育阴除烦,用于治疗阴液亏虚所导致的五心烦热。

4.润肺止咳  适用于肺阴不足所导致的虚劳喘咳、气短乏力以及燥邪伤肺之咳喘。阿胶入肺经,质地滋润,能滋阴润肺,配以化痰止咳之品,则可标本兼治。

5.润肠通便  阿胶善于滋养阴血而润燥,故主要用于产后、术后的血虚便秘以及老年人习惯性便秘,通常也会配伍润肠通便的药物以增强疗效。应当指出的是,阿胶的功用主要取其滋补润滑,但也是这个特性使其不能用于一些大便稀溏、久泻久痢患者的治疗。同时因其滋腻,对脾胃的运化功能有一定的妨碍,因此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湿重者也当慎用。

专家简介

杨柏灿,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副主委,上海市药学会常务理事,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针灸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jiao.org/47031.html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090-9135

邮箱: ejiaobaike@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