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网 阿胶史话 传承千年文化——阿胶起源篇

传承千年文化——阿胶起源篇

传承千年文化,续写阿胶传奇

上至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商贩之家,阿胶以其老少咸宜、滋补功效卓著而历经千年不衰,且流传甚广,成为与人参、鹿茸并称的三大国宝。在我国的外交史上,阿胶与瓷器、丝绸、茶叶共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国礼”,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等历史记忆中都有阿胶的影子。

近年来,阿胶行业整体复苏,尤其是在以“国胶复兴”为己任的华胶阿胶引领下,阿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推动传承千年的阿胶文化再一次绽放,续写新时代的阿胶传奇。阿胶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最早的阿胶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走进阿胶,了解阿胶背后的那些事。最早的胶是1万多年前的军事物资了解阿胶,当然要先从“胶”谈起。胶是兽皮煎煮而成,我国的制胶可追溯至距今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红陶三足钵(故宫陶瓷馆藏)原始社会食物匮乏,人们需要生吃兽皮充饥,但动物皮不易咬食,伴随着陶制烹煮器具出现,逐渐学会了熬煮兽皮食用。当兽皮熬制久了,就出现了一种浓缩粘稠液,该液体冷却后坚固难破,这就是最早的胶。最开始的胶是军事物资,用于制作弓弩,这在《孙子兵法》等先秦文献中均有记载。

孙子兵法因为胶本就是兽皮制成,胶与兽皮均可食用,且食胶后治愈了某些疾病,于是,胶的药用价值被人们发现。

《周礼·考工记》最早的胶种类很多,在先秦《周礼·考工记·弓人》中,有最早关于胶的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 对胶的质量鉴别提出“凡相胶,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泽,紾(tian,3,纹理粗糙之义)而搏廉”,即鉴别胶,以色红赤、带光泽、有纹理、成团块状又具锋利的棱角者为好。对胶的熬制,要求做到“鬻胶欲熟,而水火相得。然則居旱亦不动,居湿亦不动”。 即制胶要熬熟透,锅中用水和锅下用火要适当。值得注意的是,《考工记》中没有记载驴皮胶,因为当时驴还没有传入中国。驴大规模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武帝时期。

五十二病方(出土帛书)胶的药用记载始见于古医方书《五十二病方》。据专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抄写不晚于秦汉之际,其成书应在战国或更早,说明胶的药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胶到阿胶,疗效才是硬道理在胶的药用历史上,人们先是以胶入药,进而才发现了阿胶优于其他胶类,因此后世医家遂专用阿胶。

神农百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录“阿胶”一条,并对其做专门的解释,是为阿胶在古代医学著作中最早的记载。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也有记载,“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

最开始的胶并不讲究皮的来源,各种动物皮均可制胶。驴皮胶最早出现于《千金食治》。当时牛皮、驴皮和马皮等皆用于加工阿胶,但随着医家在实际治疗和使用中发现,驴皮功效更好,逐渐驴皮胶成为真正阿胶主要原料,人们提到的阿胶也都是驴皮胶。阿胶色如琥珀、胶质清透《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较详细地论述了功效。并将性味、功效归纳为“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轻身”。阿胶拥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从胶到阿胶,前后历经一千多年的演变发展,从阿胶到如今疗效显著的真正好阿胶也历经了一千多年发展。现在的阿胶及相关产品类目繁多,所面向的消费者范围也更加广阔。阿胶从单纯的药物发展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保健食品,其优越疗效也得到了认可。而阿胶的兴盛与辉煌,进入寻常百姓家,则又是另一番需要细细讲述的发展历程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jiao.org/24649.html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090-9135

邮箱: ejiaobaike@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